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带你走出血糖监测误区

发布时间:2018-08-01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带你走出血糖监测误区

内三科      涂丹

“护士,可不可以每天不测那么多次血糖呢?我这手指都被你们扎成筛子啦!再说回家了,我也不会给自己测这么多次血糖的”在糖尿病科待久了经常都能听到这些话语。

      因为有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确实也不会每天给自己测这么多次血糖,甚至有些人即使出院宣教时我们会再三强调要自我监测血糖,出院后他们根本不会去测血糖的。

      那么今天我将会带大家走出血糖监测的误区:

      误区1:感觉不舒服时才监测血糖

      专家意见: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很多,如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服药等,在感觉不舒服时才监测血糖,将无法判断造成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有时源头问题无法解决,血糖将无法达标。

      误区2: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专家意见:感觉良好不代表血糖控制良好。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一切正常,就不监测血糖,不就医;自我感觉良好时,可能血糖确实控制在正常水平,但也可能不正常,只是没有出现症状而已。其实很可能在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血糖波动已经使您的细胞和血管受到损伤了。

      误区3:认为测糖化血红蛋白没必要

      专家意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值,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内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等因素干扰。因此,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误区4:只测餐前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专家意见:根据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在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餐后高血糖的问题;餐后高血糖会带来很大危害,如: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增加肿瘤风险。因此,要想控制好血糖,既要监测餐前血糖,更要监测餐后血糖。

      走出了血糖监测误区,糖尿病友们应该都知道血糖监测非常重要了吧!

编辑:张兴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