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消失的胆结石

发布时间:2019-03-08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消失的胆结石

(健康管理中心  李俊)

         最近与同行朋友闲聊中,同行朋友谈起了他最近遇到的一个令人疑惑的医疗纠纷。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第一次行彩超检查提示有:“胆囊多发结石 ,胆囊炎”。一个月后到医院做手术,结果手术中发现胆囊壁光滑,胆囊内清晰,并没有结石。术后家属闹到医院,要求赔偿。朋友很费解,明明当初发现胆囊有结石,怎么后来就没有了呢?结石到哪里去了呢?朋友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仔细地询问患者前后病史,病人做彩超前十几天感冒了,用了点消炎药。原因找到了!之前发现的胆囊结石原来是可以消失的药物性结石!

    药物性结石顾名思义就是因为用了某些药物后形成的结石。那哪些药物能引起药物性结石呢?常见包括以下药物:1.雌激素:如避孕药。2.头孢曲松。3.非甾体类消炎药。4.潘生丁(双嘧达莫)。5.全胃肠外营养药(TPN)等。最常见的最容易引起纠纷的就是临床上常用的头孢曲松消炎药。它所致的胆囊结石有个让人纠结的特点就是可逆性,也就是可以消失的。

    据研究发现:25%—45%的患者服用头孢曲松后可以形成胆囊结石,当停用该药物后结石可以消失,因而称为“可逆性结石”。

    头孢曲松所致的结石有几个特点:

    1.结石发生快,消失也快。最早出现是服药后第2天,最快消失是在停药后第11天。

    2.结石一般较小或呈泥沙样,常伴有胆囊炎和高胆红素血症。

    3.小儿和成人均可发生。

    4.结石表面往往不光滑,形态不规则。

    原因找到了,消失的胆结石原来是药物性结石。这种可以消失的假性结石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我们超声医生在发现胆囊结石时要多留个心眼,要考虑到药物性结石的可能。这就要求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要多与患者沟通,询问下药物使用等病史,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后果。

    医路漫漫,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超人”们一直在努力前行!

(编辑:张梦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