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护患交流
非暴力沟通
——护患交流
(内三科 鲍习锦)
在生活中,也许会被这样几个场景困扰:在职场上,你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领导和同事很不高兴;在生活中,你与朋友的聊天,往往话不投机,三言两语就不欢而散;在家庭中,你与父母、爱人和孩子的交流,最后总是以争吵画上句号。
在各种各样医患纠纷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他们发生矛盾的,也许仅仅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最后导致了一场纠纷的发生。
因此,鉴于这种情况,卢森堡博士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非暴力沟通” 沟通方式。所谓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语言技巧艺术,提醒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而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语言暴力,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和爱。因此,非暴力沟通,又被人们称为“爱的语言”。
那么我们护患之间,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呢?
1.观察——不带评价的观察
我们获取信息、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中去看待一件事,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立场也要考虑对方的想法,就是要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心态,来看待事情的发展和别人的言行。例如我们直接对已插导尿管的患者说:“如果你自己把导尿管拔出来,到时候又得重新插,你的尿道口也会受损。”而非暴力沟通,不主张这种绝对化的结论。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自己把导尿管拔出来,我就会担心你有可能出现尿道损伤,出血的危险”。
2.感受——领悟和表达感受
要求能够识别和表达内心的感觉、情感体验,区分感受和想法,而不包含批评,职责等。例如对糖尿病患者说:“如果你不按时打胰岛素,你的血糖就控制不好”,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你不按时打胰岛素,我担心你的血糖水平很难稳定的控制”。
3.需要——明确说出需要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需求,这里你可以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其次,你要明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最后,你除了要明白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请求,还应理解别人的感受。例如:当输液人数比较多时,病人催促你为其输液时,可以这样对病人说:”您好,今天输液病人比较多,我一会就过来给您输液,希望您能谅解,好吗?”
4.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
在用自己合理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请求后,要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看看对方有没有理解你的意思。例如:“您的输液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血管,减少重复穿刺带来的伤害,我希望您能打留置针,您看可以吗?”
因此,这种“非暴力沟通”在护患之间的应用,是以爱为起点的沟通,有利于护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编辑:高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