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炎炎夏日来临,这些症状你了解吗
炎炎夏日来临,这些症状你了解吗?
(儿科 石晶金)
“医生医生,我宝宝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手上脚上长了好多泡泡,嘴巴里也是,最近都不怎么吃东西,怎么回事啊?”,“医生,我宝宝最近也是又发烧又咳嗽,这可怎么办啊?”。最近不少家属焦急的来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原来啊,夏季来临,不少儿童夏季常见病开始发威了,那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疱疹性咽峡炎}
病因: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症状:起病急,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等处有直径2~4mm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措施:注意休息,减少活动,进食清淡易消化的软食,避免食用辛辣、粗硬的食物,进食后可引少量温开水清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真菌感染,发热时积极予物理降温,如:泡脚、温水擦浴等,必要时予药物降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所致,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症状:轻症: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等,多于3~4天自然痊愈;重症:表现为全身症状,多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常持续2~3天至一周左右,常伴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甚至高热惊厥。
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可采取分室居住和佩戴口罩等方式进行呼吸道隔离,咽部不适时可给与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及时更换汗湿衣物,注意监测体温,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避免脱水虚脱的症状。
{手足口病}
病因:主要病因为肠道病毒,我国以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多见。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重症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
措施:维持正常体温,监测体温变化,穿宽松的棉质衣物,皮疹处勿挠抓,避免用肥皂、沐浴露清洁皮肤,进食前后漱口,保持清洁,健康儿童不要与患儿接触,做好清洁隔离。
{夏季腹泻}
病因:天气过热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多,均可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
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6月~2岁多见。
措施:调整饮食,可食清淡易消化的稀饭、清水面条、无糖馒头等,根据腹泻情况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为避免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每次便后用清水清洗臀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红臀破皮等现象。
(编辑:高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