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名医榜|不忘初心的“口碑”医生——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杨永杰侧记
常德名医榜|不忘初心的“口碑”医生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杨永杰侧记
说起肿瘤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癌症和死亡,从而绝望和等死的心理贯穿始终。很多肿瘤患者被确诊为癌症的时候,心理防线直接就崩塌了,对此没有任何抵抗就“缴械”了,即便是治疗,也是像提线木偶般的只为让亲人们放心。
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有这样一位医生,不管是什么样的患者他总是不抛弃不放弃,总能带给患者们一份安心与对肿瘤治疗的信心。他就是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杨永杰。在他的带领下,二医院肿瘤科的患者们都渐渐树立了对抗肿瘤的信心,不禁在心中呐喊:滚蛋吧!肿瘤君。
隔辈传承
杨永杰之所以成为一名医生,就不得不说说他当中医的太爷爷。太爷爷是一名中医,在当地开了一家药铺,为人乐善好施,经常给村里看不起病的乡亲们免费看病抓药,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后来杨永杰的爷爷也继承了父业,但父亲没有继承祖业,成为了一名教师。
从小听村里老人在茶余饭后谈论自己的太爷爷医术高,医德高尚,光赊账账本就有一摞子,但从来没有主动问赊账的乡亲们要过账……
虽然没有见过太爷爷,但是旁人口中讲述的太爷爷就是一个悬壶济世,人人敬仰的医者的形象深深的映在了杨永杰的脑海里,因此他也立志要成为一名医者,一名和太爷爷一样造福百姓的医者。
可能是父亲是老师的缘故吧,杨永杰在学习上从来都是“学霸”,成绩一直在班里前茅。皇天不负有心人,从小热爱医学的杨永杰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并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家乡的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参加工作以来,杨永杰先后在医院感染科、急诊科、心血管科、呼吸内科从事临床医疗,经验丰富。曾先后在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第181医院进修学习,长期从事肿瘤综合诊断与治疗。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让杨永杰称为中国抗癌协会成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湖南省肿瘤防治协会理事,湖南省免疫治疗与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肿瘤孤息治疗与康复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化疗质控委员会副主委,常德市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德市医疗专家库成员。
各项荣誉加身,并没有让杨永杰医师忘记儿时的从医初衷,始终将太爷爷当成自己的“偶像”,服务于患者,造福于百姓。
用医术和医德树立“口碑”
面对很多年老,病重,没有把握的患者,治好了是医生本分,治不好可能还要担责的情况,很多医院或医生会劝退或不接收。但是在杨永杰这里从来都是本着初心,时刻想着如何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
2012年9月的一天,医院来了一位70多岁的彭大爷,经检查已经是肺癌四期。据患者描述,当时去了几家医院都被劝回家静养,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来到了家门口的市二医院。杨永杰没有和其他大夫那样劝老人回去静养,而是针对老人的病情和身体条件开展了科室会诊,最终采取了微创治疗——用一根细针带着碘(125)离子放在患者的肿瘤处,进行持续性放射治疗,由于基本是无创手术,手术后老人当时就可以下床行走。如今七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彭大爷还依然生龙活虎,时不时回来复检的时候,还要专门来看看杨永杰。
除了精湛的医术,杨永杰的医德更加让人称赞。自2013年担任科室主任以来,科室每年至少能收的患者及家属送来的旌旗50多面。“旌旗较多,杨主任平时人比较低调,让我们把旌旗都收在了箱子里。”掌管荣誉室钥匙的杨护士指着一箱旌旗向记者介绍着。
除了治疗患者,杨永杰在医院还有一项特别的额外工作——退红包。据杨永杰自述,科室每年退红包的金额有4到5万。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病人要做一个纤维肉瘤手术,在临进手术室前,病人的母亲非要把杨永杰叫过去,塞给一个大红包。推脱不掉的杨永杰只好先揣着红包进入了手术室,事后又将红包还给了这位妈妈。也有的时候,杨永杰会把红包上交到缴费处,然后开出发票交给患者。“很多时候,患者会认为,我不收她们红包就不认真手术,不全心治疗,所以我只能先收了包,在变相地退回去。”杨永杰这样说。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杨永杰在同时和患者心中都是“大拇指”。良好的口碑也让周边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选择市二医院。
专家带你重新认识癌症:癌症≠ 绝症
“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感觉天都塌了。”杨永杰说,其实癌症≠绝症,癌症患者要冷静、科学的对待自己的疾病,不要病急乱投医,焦急、恐惧,都有害无益。要以平常心看待癌症,认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是可治可控的慢性疾病。早. 中期肿瘤可以治愈,晚期肿瘤可以延长生命,带瘤生存。
杨永杰指出:“工作中遇到很多的病人,没查出癌症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体反而一天不如一天。”临床上至少有两三成的病症患者是死于严重的自信心的丧失和极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等恶劣情感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主因是精神情感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临床观察表明,天天神叨叨的,惶恐不安,时时惦记着是不是转移复发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茶饭不香、寝食不安者,既怕查体、又怕不查有麻烦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倾向均大大高于情绪相对稳定的其他癌症患者,复发率的差异率可大于40-50%。
其实,许多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被癌症吓死的。最后,杨永杰告诫广大患者: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科学、正确地看待癌症,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癌症。
编辑: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