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士——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士——医务人员的心理调适
(社会事业发展部 张桂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夜奋战,防护物资不足,有家不敢不能回。但是医务工作者不是机器,不是圣人,也是普通人的一员,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以及治病救人的天职下,如何调适心理,保持战斗力?
1. 合理排班,计划在前,让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心理预期,避免临时安排工作。
2. 防护用品符合标准,能满足医务人员需求,让医务人员安心、放心的进入工作状态。
3.保持适当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提供不返家的自我隔离的休息区和睡眠区。
4.保证均衡营养膳食。根据医务人员的班次特点,及时提供足量、营养饮食。
5.可以用微信、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保持与家人的及时联系,从家人的支持中吸取温暖和力量。
6.允许自己示弱,当感觉到无法承受压力时,请及时对负责领导诉说,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也允许自己在悲伤难过感动时哭泣,医生护士不是钢铁,也是人,也会有情绪,也会有不安、恐惧、焦虑、害怕。坚定地告诉自己,在这样的重大公共事件里,在这样严酷的战场上,我有这些情绪是适应环境的自然表现,等这样的应激事件结束,我会逐渐恢复的。千万不能自我贬低,甚至上升到自我价值上,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7.接受不完美和失败。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患者的治疗有时候不由医生来决定,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夹杂在其中。尽自己全力去救治患者,但不要在有无力感或者挫败感后,无限制地打压责备自己。
8.空余时间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训练,即逐步紧张及放松各个肌群,让肌肉体会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或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冥想、正念等。相关指导语和信息在网上可以很轻松查到。
9.按照自愿原则,可以在空隙时间进行同伴支持,即有共同经历的医务人员坐在一起,互相交谈,倾吐心声,宣泄情绪,最好有一个领导者。
10.如出现无法入睡,情绪低落、焦虑,心慌等,持续2周不能缓解,影响工作,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为防止心理干预人员的感染,可微信、电话、YY语音房间等各种方法进行一对一或者团体心理辅导。
11.解除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家庭有困难的需要安排志愿者协助家庭生活,比如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照顾和接送,让医务工作者可以安心投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