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你一起,“剂”续前行
“药”你一起,“剂”续前行
(药剂科 徐孟凡)
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七,距离中国传统新年一月不足,可是距离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已经一月有余,日期上明晃晃的春节标识,舒适的天气,本来是个祥和的新年,却因为病毒来袭,让我们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警惕,不敢出门,中国传统的拜年习俗也被强制拒绝。有人问:可不可以重启2020。如果真的有重启这个按钮,怕是很多人会不顾一切去按下吧。
可是这个世界,终究是没有如果。时间不会重来,上帝不会眷顾。我们能依靠的,仍然只有人类本身。都说乱世出英雄,新冠肺炎的到来,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白衣天使,换上独特的铠甲,冲上战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非典”先进再战“新冠”
“非典”那年,你多大?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是:“非典”时被保护的孩子长大了,这次换90后来保护世界。的确,现在医生护士大部分都是90后,可是你们知不知道,还有一批人,非典的时候保护了我们,当新冠肺炎来临之际,他们仍然奋战前线,不遗余力地保护着世界。
非典的时候,罗老师是第一批在请愿书上签名的,“那时候的签字,就有点’生死状’的意思。”虽然回忆起当年是轻松的语气,可是我们都能想到,面对未知的疫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况,担心害怕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签了字。虽然在医院和政府的高度防控下,常德没有出现确诊的非典患者。但是那种对未知的风险敢于积极面对的勇气仍然值得我们敬佩。
退休前的最后一场战役
说起抗击非典,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到的倪仲文老师。他也是和罗老师第一批一起签请愿书的抗非典工作者。半辈子的战友,一辈子的兄弟。新冠肺炎疫情在前,他们俩再一次一起签下请愿书。其实倪老师已是快退休的年龄,理应得到照顾,但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关头还要迎难而上,这便是倪老师骨子里的傲气,是他对坚守了这么多年工作岗位的热爱。说起抗击非典,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到的倪仲文老师。他也是和罗老师第一批一起签请愿书的抗非典工作者。半辈子的战友,一辈子的兄弟。新冠肺炎疫情在前,他们俩再一次一起签下请愿书。其实倪老师已是快退休的年龄,理应得到照顾,但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关头还要迎难而上,这便是倪老师骨子里的傲气,是他对坚守了这么多年工作岗位的热爱。
作为定点医院,很多物资需要调配。医院建立了临时的物资仓库,倪老师便主动申请去管理仓库,因为疫情突然,有些物资可能欠缺,如何合理分配物资到各个科室便是一门学问。
等我们赢了,就接你回家
“罗汉果,等我们赢了,就来接你回家”。这是爸爸罗旭成对不到一岁的女儿罗汉果给出的承诺。
当问到罗旭成对女儿的感情时,他说他们的感情日月可鉴,虽然是半开玩笑的回答,可又何尝不是有对女儿的真心呢?父爱如山,可能他们不会表达,却在举手投足之间把宠爱体现,可能他们不懂浪漫,却在日月朝夕之间给孩子陪伴。让他说几句对女儿的真心话,刚开始还害羞不知道说什么,可是真的说起来的时候却又像个唠叨的老父亲,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牵挂。罗汉果,你知道吗?你有两个值得骄傲的父母,所以呀,你一定要开开心心的健康长大!
以下为罗旭成给女儿的一封信。
药剂科只是全国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而我们也不过是千千万万工作者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个。抗疫线上还有很多的无名英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舍不得。可我们一样的,是心中坚定的决心,是对胜利的期望,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也正是因为所有人都怀抱着这种无所畏惧却又未来可期的心态。万众一心,我们一定可以打个漂亮的胜仗,之后的2020乃至以后的以后,我们一定可以越来越好。
(编辑: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