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保护医护可好
以后,保护医护可好?
(药剂科 徐孟凡)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可是我却觉得人类本弱,为医则刚。疫情当前,一批批战士奔赴前线,给他们勇气的,是身上这一袭白衣,是为人医者的担当,是救死扶伤的誓言。
母亲终究是个弱女子,她需要家的温暖,需要丈夫的疼爱,需要子女的善待。那么医护呢?换下工作服,大家也都是普通人。也需要爱,需要理解,需要尊重。
最近上网去搜医护工作者,出现最多的字眼大多数是为逆行者加油,最美工作者,期待你们凯旋。一个行业能被全网称赞看起来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可是这份殊荣,能维持多久?你们的尊重,你们的夸赞,又能在疫情结束后保存多久?2003年的非典,难道不是医护冲锋陷阵,守住家园?难道就没有让人声泪俱下的感人故事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是后来的你们呢?你们像是一条记忆只有7秒的金鱼,全然忘记了当初把他们当成救世主时的惊恐。往大了说有恶意伤医事件,往小了说医患纠纷难道还少么?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有66%的医师曾亲身经历过医患冲突事件,超三成的医生有被患者暴力对待的经历。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内中国媒体报道的295起伤医事件中(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362名医护人员受伤,99名医护人员被患者持刀具袭击,24位医生在医患冲突中失去生命。我当然知道对这个行业的不了解是造成纠纷的一部分,可是最大的原因难道不是你们对医护的不尊重不信任和你内心最大恶意的揣测么?
12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通报称,民航总医院一男子持刀将一女医生扎伤。中午12时许,工作人员确认,受伤女医生经抢救无效去世。据同事回忆,当时的情形无异于在割头。这是有多大的血海深仇。因疾病挽救不回的生命,难道是医者的过错么?努力工作了的医生,难道不配回家么?事情发生后,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他这一刀刀捅下去,伤的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虽然纷纷叹道人心凉薄,可是不久后的新冠肺炎爆发,还不是这群寒了心的人第一时间奔赴战场保护你们。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愧疚么?伤医者,你欠他们一句道歉。
朋友圈转发着为逆行者加油,生活里却投票不让他们回家。朋友圈爆火的最美逆行者图片,再配上一句你们加油,我们等你们凯旋。这似乎成了疫情期间朋友圈的标配,甚至跟不转不是中国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好像没有发这条朋友圈就没有经历过这场国难一样。可是真实状况呢?当他们真的回家了,你狠心地关上了门。河南某小区物业组织业主投票,反对医护工作者进小区。那些投票的人是否知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并不是个例。说出自己职业的时候,别人恐惧的眼神和连退三步的举动,门口白纸黑字地写着医务人员禁止入内。让他们依靠什么去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选择。她们可是为了你们这群陌生人把生死都豁出去的人,让他们如何相信你们口口声声的未来可期。一线的战争已经焦头烂额,能不能不要在心口割上一刀再顺手撒把盐,他们要的,不过是你们真真切切的理解与尊重。这次的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镜,我们能看到的,有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却大公无私的人,却也有满口道德仁义,遇事却事不关己还尖酸刻薄的人。冷淡者,你欠他们一个拥抱。
只有懦夫才会伤害弱者,只有无能的人才会报复社会。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因为被传染而报复社会的不是没有,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位患者在医院缴费时故意脱下口罩对着窗口工作人员咳嗽,不论这个患者是疑似还是确诊,这对当时的工作人员以及在场的其他人都是极其不尊重,对所有人的安全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医者,本来为救助者,却因为人们的无知,被迫成为等待救治的人。这样的人,是叛徒,当自己被瘟疫胁迫,选择投降,选择助纣为虐,选择为他们去攻击自己的战友甚至是自己的守护者。这样的人,是愚蠢的,即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却还是伤害了为全心全意为他们的人。背叛者,你欠他们一场救赎。
隐瞒病情,拒绝隔离,不配合治疗。这样的人越多,医护的安全便越得不到保障,何谈打个胜仗。医护要的,更多的是每个人的信任与尊重。十次朋友圈转发抵不过一次真心实意的感谢,十次微博评论抵不过如实叙述病情,十次网络加油抵不过一颗患难与共的真心。国难当前,你们需要他们披荆斩棘,可是这之后呢?你们又能否一直对这个职业保持敬畏之心,又能否还记得往后余生的风花雪月,都是他们风雨兼程保留下来的。
有句很讽刺的话:医生杀病毒,病毒杀患者,患者杀医生。多害怕这样的话成为现实,在如今这样人人自危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说要注意安全,注意保护自己。可是多么希望,等到我们携手度过这个难关,等到我们能取下口罩在阳光下拥抱,春暖花开。你们还记得,要保护这群保护过你们的小可爱。
(编辑:张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