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抗“疫”路上的后勤保障兵

发布时间:2020-03-20 信息来源: 【字体:

抗“疫”路上的后勤保障兵

——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后勤保卫科王颖

(院办  童梅)

    王颖,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从小对当兵就很向往,2000年他如愿以偿的入伍,在部队待了整整十一年,2012年退伍后被分配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直在后勤科工作,他始终保持着部队军人的一腔热血,投入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中。

    2020年的春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袭击,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不仅有医务人员,还有那些默默坚守在岗位,为保障防护物质到位,医疗器械样样俱全,照顾医务人员后勤默默奉献着的“后勤保障兵”,身在后勤科的王颖就是其中的一员。

    随着新冠肺炎患者不断增加,医院各部门开始加班加点,马不停蹄,大年三十,王颖接到医院通知,匆匆和家人吃了几口团年饭就奔赴医院。一开始,由于防护物资紧缺,为了保障临床一线的物资到位,跑遍了大街小巷,各个超市,绞尽脑汁。最让他难忘的是,当时春节期间物质短缺,各个超市,商场都没有开门,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想到求助万能的朋友圈,让各同事广泛转发“急需防护物资资源”的相关信息,转发当天,他接到了无数个电话,凌晨三点,四点,五点,手机就开始不停地响,那段时间很少睡一个安稳觉,不停地筹集各种防护物资,好在有很多爱心人士前来提供资源、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感到非常温暖,我们抗疫路上并不孤单。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具有传染性,患者入院时的衣物都要被销毁,但患者出院就没有厚实的衣服穿,为了给患者提供最好的关照,赶在患者出院前筹集到一批厚实的“军大衣”,王颖与后勤科科长邓家定四处寻找卖军大衣的店铺,但是疫情期间,所有门店都已关门,多方打听之下,终于联系到一位卖“军大衣”的老板,但是老板早已回老家过年,两人苦口婆心的诉说采购军大衣的意图,老板听到后也很受感动,答应返回常德提供军大衣。王颖立马赶往指定地方采购“军大衣”,先后分3次去购买,每位出院患者身上都穿了一件“军大衣”。他曾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虽不能与一线医务工作者并肩战斗在第一线,但我也会竭尽所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他的妻子也是同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第一批上一线的护理人员,因为两夫妻都在医院,家里的孩子就交给岳父岳母照顾,王颖的父亲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坐在轮椅上,以往都是王颖下班后照料父亲,为父亲洗澡,穿衣,推着出去晒晒太阳。但自从奔赴医院,工作到很晚,一个星期都只能挤出一点时间协助父亲料理生活,他觉得非常愧对自己母亲,因为照料父亲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但王颖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挤出时间照顾老人,辅导孩子学习。由于妻子上一线,不能回家,经常给王颖打电话说:“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辛苦了”,但王颖每次都会反过来说:“你们在一线的人员更辛苦,一定要做好防护,多休息”。两口子经常互相加油打气,与子同袍,更能懂你。

    王颖一直默默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就像军人在部队里坚守自己阵地一样,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虽然不是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但同样感谢他们的付出,是抗“疫”战中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编辑:张梦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