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清风传家】铜盆映初心:吴先孝一家三代的家风传承

发布时间:2025-07-25 信息来源: 【字体: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家属院里,吴先孝总在清晨擦拭那只铜脸盆。盆沿被岁月啃出细密的齿痕,内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浅刻字样却像星子般亮——这是父亲从慈利县乡下带来的物件。那位一辈子跟土地较劲的农民,总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摩挲着盆沿,粗哑的嗓音裹着田埂的风:“铜要常擦才亮,人要守本分才正。”如今这盆传到他手上,而他的女儿吴慧正穿梭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把“守本分”三个字,写进了监护仪跳动的曲线里。

1753756534401

 

一、铜盆里的光阴:从田埂到战壕

1753756546994  

我爹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周正,可他的话比课本还能扎根。吴先孝的指尖划过铜盆内侧的纹路,少年时的画面就漫了上来。秋收后的田埂上,父亲总用这盆泡谷种,浑浊的泥水慢慢沉出细碎的金沙。你看这水,再浑也能清;人要是走歪了,可没处沉淀。父亲的手指戳着盆底的沙,声音比谷粒还实在。

1968年的冬天,20岁的吴先孝要去广西边防参军。母亲把铜盆里的稻谷倒腾出来,炒花生和腌菜在盆里堆成小山,香气漫过门槛时,父亲往他兜里塞了张纸条,就三个字:莫忘本

到运输部队当卫生员的第一个月,暴雨就没停过。吴先孝在营房后墙根挖排水沟时,指甲缝里嵌满红泥,总想起父亲用铜盆腌萝卜的样子——老萝卜在缸底泡得发皱,父亲偏要挑最瓷实的切成条,说“蔫了的菜腌透了才香,受点委屈不算啥”。有次给卡车换轮胎,他被扳手砸到手腕,老兵要拿药酒给他揉,他却蹲在水龙头下冲伤口:“俺爹说铜盆磕出坑,多擦几遍还能亮,这点伤不算事。”

1969年深秋的运输任务里,车队在山坳里遭遇伏击。吴先孝抱着医药箱滚进战壕时,军用水壶磕在石头上裂了缝。他给伤员包扎时,血顺着指缝滴在军裤上,忽然想起离家那天,父亲用铜盆给牲口拌料,粗粝的手掌抚过盆沿的凹痕:“你看这盆,年年冬天焐炭火,底都烧黑了,可内侧的字照样清楚——人不管到啥地方,心里的本分不能糊。

次年2月入党,他在申请书里写:要像家里的铜盆,装得下清水,也盛得起苦难,永远给需要的人用。纸页上的字,和铜盆内侧的刻痕一样,透着股执拗的亮。

1753756582890  

二、从军功章到处方筏:不变的“本分

1753756592807  

樟木箱的底层,压着本边角磨卷了的三等功证书。1979年3月17日的谅山前线,山坳里的临时救护所被炮弹震得直晃,吴先孝给班长缝合时,缝合针在手里抖得像片叶子。“手稳才能揉出筋道面。父亲用铜盆和面时的话突然撞进脑海,他“咚地跪在泥地上,四个小时没挪窝,直到最后一针落定。

授奖时,他把军功章放进铜盆里拍照寄回家。父亲的回信就一页纸,字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这章比金子金贵,沾着战友的血。

1992年转业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他把铜盆摆在了医务科的办公桌旁。有同事想找他办事,趁他不在,把烟塞进办公桌的抽屉中。第二天他找到同事,指着内侧的字:“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不是让咱们搞特殊的。

后来他定了条规矩:“凡馈赠物品,不论价值一律拒收。“这行字写进《科室廉洁守则》,直到现在还贴在护士站的墙上。有次患者家属硬要塞红包,他急得举起铜盆:“我爹说,铜盆装过谷种、装过草药、装过血,就是不能装亏心钱。

2008年退休被返聘,60岁的他揽下了病历质控的活儿。年轻人嫌老病历字迹潦草,他就每天用铜盆泡热毛巾,把积灰的档案柜擦得发亮。“物件敬它,它就给你出力。他总这么说,像当年父亲擦农具时那样认真。那年评上常德市劳模,他站在领奖台上捧着奖杯,眼里却晃着铜盆的影子:“它教我的,比任何荣誉都沉。

三、防护服里的传承:三代人接力 

“小时候总见我爸擦铜盆,他说这盆装过爷爷的汗水,装过他在部队的思念,以后要装我们的念想。吴慧的声音里裹着监护仪的滴答声,她正给重症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

2020年疫情最紧的时候,她带着护士改造隔离病房,2小时转运8名患者。穿防护服前,父亲的话突然冒出来:“越怕越要往前站。那是讲授越战场时,他抱着铜盆在弹坑里说的。

有次给患者吸痰,气溶胶“啪地溅在面罩上。她闭了闭眼,铜盆的样子突然清晰——炮弹震过都没裂,这点风险算什么?

那段日子,吴先孝每天给女儿发微信,就八个字:“防护做好,良心放正。有回吴慧值完夜班,看见父亲坐在医院花坛边,铜盆里温着粥,热气裹着米香漫出来。“你爷爷当年给我送吃的,就用这盆捂着。父亲的声音有点哑,她蹲在地上喝粥,眼泪掉在粥里,和着米香咽下去,像吞下了一整个家的暖。

如今铜盆摆在吴慧家的客厅柜里,左边是儿子的“三好学生奖状,右边是吴先孝的劳模证书。儿子指着盆沿的刻痕问为什么重要,她就讲1950年爷爷用它给全村分救济粮,讲姥爷在战壕里用它接伤员的血,讲现在妈妈穿防护服,是想让这盆永远装着“对人暖、对事刚、对心诚的根。

春日的阳光淌过玻璃窗,在铜盆里碎成一片金。这只盆从慈利县的田埂走到广西边防的战壕,从医院的诊室走到ICU的隔离病房,装过谷种、草药、血污、热粥,也装着三代人。

1753756615967 

(来源: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办公室  毛雅琴/李潘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