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日记】最后的温度
最后的温度
( 肿瘤科 杨雪芳)
有一种痛,哪怕是你见惯生死的医务人员,也无法感同身受,人一旦生病,首先想到的是治愈,但对于一些疾病,现代医疗也是无能为力,这时,如何让患者有尊严的离去,就成了每位医者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责任和当担,在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民众对于安宁缓和医疗的要求水平快速增长,但目前社会各社会各层面认识不够充分,专业人士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安宁疗护的发展,如何让安宁疗护变成有温度的医疗,也成了各位专家边实践、边探讨的重要课题。
安宁疗护是一种理念,并不需要去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什么大事件,病人家属、家庭、医院之间如何成为一个整体,对患者从精神、心理、生理、身体多方面着手,努力让患者达到一个平衡,安静、安详、平静、舒适的面对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无憾而终、无痛而去。
4月29日。突然接到一个弟弟说他的父亲确诊为肺癌晚期脑转移,三十几岁的大男人,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在电话的另一端泣不成声,悲痛和无助,一辈子务农的父亲在确诊的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他希望父亲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能不饱受疼痛的折磨,他希望带父亲起尝尝美食,他希望还有机会让父亲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他希望父亲过一个快乐的生日,他希望父亲能看到还有一个月就出生的小孙子………..
5月19日,他父亲靠着降颅压、止痛药来缓解头痛,每天都会鼓励他进食,吃的多一点还会受到各种表扬,每天都会询问夜间的睡眠情况,虽然头痛,睡眠质量下降,但有时还是可以睡一个好觉,精神状态看上去还挺好的,每个人都带着祝愿,祝福他的父亲!蛋糕、烛光、鲜花、算得上是一个豪华的生日派对,生日歌声和掌声响起,他父亲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
6月19日,他父亲明显的疼痛在加重,止痛药使用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整个人是昏昏沉沉的,好在弟弟老婆虽然超过预产期几天,但以顺利生产,是个大胖小子,今天出院,当将八斤多重的宝宝抱到他父亲的怀里,让他紧紧抱着时,他父亲脸上是欢喜的,眼睛始终看着宝宝,都舍不得挪开,嘴角笑的裂开的老大的。
6月27日,他父亲基本上不能进食,身体出现了浮肿,基本上没有小便,但人是清醒的,他要求回乡里的老家看看,回家后第二天平静的走了,不再饱受疼痛的折磨。
科里的护士小妹妹真的都是棒棒的,都是下班后或者休息时间,来陪伴、倾听。给予希望和支持,把阳光和温暖播撒在那一间间小小的病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