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抗疫人物】王险夷:疫情下的 “生命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2-12-26 信息来源: 【字体:

抗疫人物王险夷:疫情下的

“生命摆渡人”

(史习蒙)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疫情之下,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却总是有人用柔韧的肩膀来担起护佑中华的重任。生命在航行,他们便是这场航行旅途中的“生命摆渡人”。

f620a0b98a044600985d58333ae1572d.png 

抗疫阵营里的排头兵

王险夷从事内科工作12年,副主任医师,现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共产党员的身份让他养成了“凡事不可退缩,勇担重任”的高尚品质。2020年疫情期间负责感染3病区和感染4病区,一直奋战了42天直到最后才撤退,今年负责感染12病区。说到抗疫压力,王险夷说:“2020年还是压力最大的,那时候对新冠肺炎病毒不了解,病情进展快,会有种面对未知的惶恐。今年虽然病毒传染性强,但是致病力减弱,病情基本都比较轻,加上对于新冠病毒也越来越了解,我个人倒是没什么压力,只是有点担心同事们会防护不到位引起感染。”作为科室负责人,王险夷经常都是在科室过夜,吃饭不及时那是常事,记得有一次下午五点在配餐室看到他在吃方便面,说这是他的中午饭,满脸的印痕让人看得心疼。王险夷说:“作为一个科室的负责人,就是要给大家安全感。”所以他格外关注科里其他医务人员的心理动态,经常会给大家打电话询问情况,开视频会议来尽量纾解大家的心情。在与疫情正面交锋中,王险夷充当勇往直前的排头兵,尽己所能,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力量。

f506340cf4e944e2b73c972ed49daba8.png 

“我给你跪下”的感激之情

“王主任,谢谢您救了我爸爸,是您圆了我们一家人的梦,我给您跪下了……”一位辗转几家医院都无从医治、年过九旬的爷爷因为胃癌导致幽门梗阻,无法自行进食,由于年纪太大不能耐受手术,所以只能保守治疗。转到消化内科后,王险夷带领科室团队一起为爷爷制定周密详细的诊疗方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内镜下为爷爷放置了一个幽门支架。后来爷爷能慢慢进食了,也能下床活动了,爷爷的女儿对王主任及其科室医务人员感激不尽,非得以下跪的形式来酬谢大家!王险夷扶着病人家属说道:“您不必要给我行这么大的礼,给病人解决困扰,减轻其痛苦是我的职责,能看到病人慢慢康复起来,这也是做医生最开心的事情。”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只不过医生从事的是护佑生命的职业,高风险却有着别样的高价值感。

cbecde975e9e4462bb5bd1da66386e45.png 

王险夷在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左一)

夫妻双双齐抗疫

王险夷的老婆聂颖是呼吸内科的一名护士,这次抗疫号角声吹响,聂颖也是义无反顾的加入抗疫队伍,进行酒店隔离人员核酸标本的配送工作。家里不到十岁的孩子交给了年过六旬的父母,聂颖说:“现在是抗疫关键时期,医务人员较为紧张,我作为一名在呼吸内科工作了十二年的护士,没有理由后退。”平淡且真实的理由。王险夷在得知老婆也被隔离不能回家之后,由于老婆曾经做过甲状腺方面的手术,需要一直吃药,他叮嘱道:“自己注意安全,别忘记吃药,儿子会为有这样的爸妈而感到骄傲的!”他们是夫妻,他们也是战友。

寒风凛冽中前行,风雪中传递温暖。总有一些身影,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步伐,给我们力量;总有一股温暖,让我们不感觉孤单。抗疫路上,有你们真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