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物】卸枪不卸岗 ——退役军人做好后勤保障“疫”勇军 (院办 史习蒙)
【抗疫人物】卸枪不卸岗
——退役军人做好后勤保障“疫”勇军
(院办 史习蒙)
“服役时,忘我训练、不畏艰辛;退役后,本色不褪,勇当先锋”。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市的定点救治医院,涌现出一批退役军人冲锋在前,他们以实际行动发扬退役不褪色、军人当先行的优良品质,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杰:党员和军人的双重身份让我没有理由后退
刘杰,2003年入伍,2005年退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进入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现担任后勤保卫科副科长,主要负责医院安全生产和保卫工作。“三年抗疫,2020年非常难,刚好是年关,医疗物资短缺,那时候天气寒冷,印象最深的就是给一线的医务人员买暖风机,那时候到处都在封闭,不分昼夜在全城找物资。不过我们的责任就是尽全力满足临床一线的要求,再苦再累都能忍。”刘杰这样说道。“他作为一名多年党龄的党员,积极投身防疫工作,努力践行党员使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今年的新冠疫情来势迅猛,为了尽可能满足抗疫一线需求,他依旧奋勇前行,从未退缩。
曾祥一: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担重任
曾祥一,2008年入伍,2010年退伍,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医院行政党支部书记,后勤保卫科副科长,主要负责基建方面的工作。当2020年2月收到政府通知紧急修建“小汤山”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中心的任务,曾祥一便负责协调工作,督促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在短短十天内完成了“小汤山”医院的建造。今年疫情再次来袭,他仍然冲锋在前,心中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伟大使命,闻令而动、听令行事,坚守防控一线不后退。他说:“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义不容辞,全院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我们的后盾。党员就是要不讲条件,勇担重任!”
董正立:服从安排是一名军人的基本素养
董正立,2000年入伍,2008年退伍,后至医院后勤科工作。“感染八病区的厕所频繁堵塞,后勤科董正立一个电话打过去便立马赶过来处理。”感染八病区护士长杨依霖说道。董正立笑笑回应:“服从安排是作为一名军人的基本素养,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满足临床抗疫工作的需求,我们义不容辞。”今年的疫情爆发,医院组织科室合并后便立即整体腾空,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在忙着收治诊疗病人,而后勤的这些工作人员便是他们最强大的后援团。水电检查、空调设备的检查、小汤山的水电改造、防疫隔断、下水道堵塞、物资转运等,他们或许没有奋斗在一线,却是抗疫一线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
申青:坚守三年的“疫”线运输员
申青,2000年入伍,2008年退伍,后至医院办公室担任车队队长工作,是一名拥有1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抗疫三年,他连续担任全院抗疫一线的物资运输保障和车辆调配。自疫情开始,他便主动请缨负责接送一线医务人员上下班、阳性病人CT检查及市疾控中心运送标本等任务,需要三个人完成的工作,他一人独揽下来,但他从未有过怨言。夜晚忙到凌晨是常事,三个人三台车,运送搬运不曾停歇。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人不是铁做的,当然会累,但是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身体上的累算不了什么,再大的困难都打不倒军人的意志、党员的决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这座城市的节奏,正是这群退役军人,他们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防疫保供的一线,义无反顾做好后勤保障“疫”勇军,才使得城市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