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康复护理,让患者重返给“力”生活 ——ICU卓越护理服务丰富护理内涵
重症康复护理,让患者重返给“力”生活
——ICU卓越护理服务丰富护理内涵
(重症医学科 刘晋辉)
重症医学科(ICU)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这里的患者都是危重症,与外界相隔离,家人不能陪在身边,所有的治疗、护理均由医护人员完成。如何让患者尽快康复,ICU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开展卓越护理,为患者打造“安心、安全、舒适”就医环境的同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护理整体水平,进行重症康复护理。
随着重症医学科的迅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重症患者的生存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重症期间的功能维持,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锻炼计划,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开展,让患者充满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活力。
ICU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管理的医疗单元,常常让外界感到神秘,不少人认为在里面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是一直昏迷卧床的,更别说能坐或站起来。其实,重症患者的康复在床边早已经开始了,医护人员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与其互动,目的是让病人“动起来”,包括昏迷的患者。危重症患者因长期卧床,不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干预,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关节僵硬、萎缩、足下垂,严重者甚至关节功能丧失。长期卧床也不利于机体血液循环,全身营养供给,甚至会产生压疮,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部分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对病情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我们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和神志情况进行评估,选择相应的功能锻炼方法,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肢体功能锻炼。
对于神志昏迷的患者,我们会每天为他们进行专业的肌肉按摩,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肌,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呈向心性按摩四肢肌肉,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开始轻柔,然后加强,每个部位活动20次左右,每天2次,每次15至30分钟。ICU常规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再辅助拍背,保持肢体功能位,每个关节有节律的做5至10次关节活动。科室还配备有气压治疗仪,被患者亲切地称为“按摩仪”,每天两次,通过专业仪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对于清醒的患者,活动耐受能力差,不能下床活动,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承受能力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在床上就能肢体锻炼的方法。
“爷爷,您平时会在家里打麻将吗?以前会游泳会踩单车吗?”你可能会好奇在严肃且专业性强的ICU,为什么会问患者这样无关病情的问题呢。其实,这些提问可以引起患者的关注,在与护士轻松地一问一答间,瞬间拉近护患间关系,消除患者紧张感,并积极配合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给在ICU内的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目的就是通过患者的主动或被动运动,维持患者关节可动性,防止关节挛缩和粘连形成,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模拟游泳、踩单车动作,活动上肢各个关节,预防血栓及压疮的同时,与患者耐心交流。
ICU的护理人员会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想出一些锻炼“金点子”,提起患者兴趣并乐于参与。如“拍气球”,在输液架上绑上一个气球,鼓励患者左右手交替拍打气球;或将气球内灌满温水,制成水球,让患者反复揉捏抓握进行手部肢体训练;陪在患者床边,让病人想象平时在家打麻将、游泳的姿势活动。在护士的一声声鼓励、加油声中,跟着护士的节奏和动作一起进行上肢功能锻炼。
此外,科室还配备踩单车的运动装置,让患者躺在床上“踩单车”,方法是将病人双脚固定后在床上进行一个踩单车的活动,达到下肢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我们的护理人员会采用多种有趣的方式让患者更加主动地投入进来,这样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作为ICU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康复不仅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和治疗,也加快了术后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更早回归社会。
但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肢体功能锻炼,医生会根据病人病情制定方案,在肢体锻炼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一下:
1.肌肉锻炼要反复不间断地进行,锻炼中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
2.要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发生。
3.掌握运动量及活动度,使每次锻炼达到肌肉适度疲劳。
4.边锻炼边观察患者对活动得反应和耐受性。
5.当患者出现疼痛,疲劳,痉挛或有抵抗反应时立即停止。
6.体位摆放合理,维持关节功能位,做好解释工作。
ICU开展的卓越护理服务丰富了护理内涵,以患者为中心,从各方面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为患者提供细致贴心的优质护理。